图片名称
图片名称

魔幻的世界,无尽的旅游——写在2021世界旅游日

2021-09-27 16:54

世界旅游日产生的背景


       1970年联合国下属的世界旅游组织设立首个世界旅游日。当时二战结束已25年,经过一代人的建设,世界重归和平与繁荣。技术上,载客200人的商用喷气式客机开始普及。1970也正好是一个新10年的开始,世界旅游日的设立表达了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预期。对照一战结束的第25年——1939年二战爆发,人们该是多么满足而幸福。
这是美欧日的视角。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内乱高潮,北边抗苏保卫珍宝岛,南边抗美援越。温饱尚未解决,大部分农民没去过县城。旅游?我更熟悉的是逃荒。

 

什么是旅游?

 

       曾经很好回答:工作、学习之余,去公园、景点走走看看,就是旅游。如果像李白、徐霞客那样写点感想,那就是游记。
       旅游曾经那么有道德感和仪式感。一定是先辛苦了,作为奖赏才可以旅游。旅游完了,不写点什么,还有点负罪感。
于今,旅游的内涵已经拓展到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六要素,甚至“商养学闲情奇”,一共十二要素。旅游的概念和行为已经泛化。
       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?说到底是经济的发展,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。简单地说,温饱之后除定点工作学习之外的大部分行为都纳入了旅游的范畴。直到1990年代,中国人才总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,旅游逐渐成为日常消费。


世界这么大,我想去看看

 

       1977年电视节目《世界各地》开播,1979年彩色杂志《世界之窗》创刊,是国人了解世界的早期渠道。1990年中央电视台《正大综艺》的一句口号“不看不知道,世界真奇妙”深入人心。1994年深圳《世界之窗》景区开放迎客。2002年海南卫视更名为旅游卫视。
       2015年河南一位女教师递交《辞职申请》,正文只有十个字:“世界这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。一时传遍全网。这已经不是工作之余可旅游,而是为了旅游不工作了。



       旅游,世界旅游,从奢侈品,到慰劳品,这么快就成了日常消费品,成了刚需!成了基本人权!在世界基本物资的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,大部分人将为旅游而工作,把旅游当生活。
       问疫情对世界旅游的影响,答案显然是短期的。今年上半年已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,在疫苗的日渐普及情况下,偶发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,人员流动正在恢复。下月中美领导人有望进行疫情以来的首次线下握手。

 

世界旅游的新内涵


       前文说了“旅游”的内涵在变,所以世界旅游在变。不仅如此,“世界”的内涵也在变。
       世界world,往往是全球globe的同义词。说世界各地,就是全球各地,因为人类只能生活在地表。world是地球+人类社会的意思,显然比全球一词更广泛,除了自然风光还有风土人情。而中文的“世界”,来自佛教用语,包含三千大千世界,比英文的world内涵更广。
       马斯克已经实现了普通人组团太空旅游,显然旅游已经超越了地表,非“世界旅游”一词不可以涵盖。VR技术兴起,构建了一个越来越庞大、复杂、逼真的虚拟世界,未来结合区块链技术还可能演变成元宇宙。VR给旅游带来了新的体验,非“世界旅游”一词不可以涵盖。

 


魔幻的世界,无尽的旅游


“世界”变得更加魔幻,“旅游”不断拓展门类,“世界×旅游”的规模、内容、时空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。工作、旅游、生活三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,虚拟与现实融合,灵魂与肉体分离,过去与未来打通,所思即所见,所见即所得。